再過幾天就2017年了,回顧今年所看過,最喜歡的兩部電影。"曾經是夫妻"的盧貝松和麥雯,居然分別是這兩部片子的導演,且都感覺帶有半自傳的色彩。
[碧海藍天]
一個把海豚當作家人的人,是怎樣的人? 看了電影 [碧海藍天],覺得這片子真的太讚了,但一種說不上的blue感,至今依然盤旋:男主角小時候在希臘小島成長,母親很小就離開他,父親也在一次潛水中過世。海洋,是他從小熟悉的世界,常常獨自悠遊海裡。
長大後,男主角離開小島,但命運還是離不開海洋。他熱愛潛水,並融入海豚訓練師的工作,享受和海豚相處的時光,樂在其中。
一個小時候的玩伴,總是和他競爭,長大後,雖然各自離開希臘,但因為潛水,又將彼此連結在一起。和女主角認識,也是潛水的因緣,並將三人牽扯在一起。
女主角對男主角可說是"一見鐘情",並為了再見男主角一面,丟下工作,老遠飛到潛水比賽的場地。
有一次,男主角和小時玩伴比賽潛水,兩人都差點出事,女主角來照顧男主角,男主角拿出海豚的照片,告訴她,海豚是他的家人,並突然抱著女主角大哭,說:[一個把海豚當作家人的人,是怎樣的人?],感覺是,長久以來跟海洋打交道,不善言語,不習於跟人類相處的男主角,開始對女主角動感情。
原以為,男主角從此回歸人類世界,和女主角發展世俗情感之類的劇情,想不到,男主角和女主角發展進一步感情後,來到海邊,只因聽到海豚叫聲呼喚,便跳下海,和海豚悠遊一整晚,留下不知情的女主角,在海邊等待。
後來,小時的玩伴,為了和他競爭潛水而發生危險,自知生命不保,但因終於了解到男主角所說,海裡的世界更美好,於是拜託男主角,將他帶回喜歡的大海裡。男主角在悲痛下,依願將他送回深海中。
而男主角融入大海,一探深海奧祕的渴望,還是遠大於對女主角的世俗情感;縱使女主角告訴她懷孕的消息,並表達相共同生活,共創未來的的意願後,他還是緃身潛下海裡。最後,女主角不得不放手,成全她的愛人回到大海裡。
結論一、不是每個人都能,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麼,適合什麼,但內心的聲音是最真實的。
結論二、一個把海豚當作家人的人,也没什麼不好,只是不太適合發展人類情感。